近来,中国信通院正式对外发布了《政务服务大厅建造和展开研究报告(2024年)》,录入了全国省、市、县三级共23个政务服务大厅立异实践典型经历事例,其间宜城市《大力推进“一窗通办”变革,顺利方便执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经历事例成功入编。
近年来,宜城市聚集企业大众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进形式立异,重视变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完结就事方法多元化、就事流程最优化、就事资料最简化、就事本钱最小化,最大极限利企便民,让“高效办成一件事”变革落地生根。
他们依照市镇一体、一步到位思路,打造“1+3”(全生命周期综窗+公安、税务、婚姻登记3个专区)的“一窗通办”服务形式,推进服务形状从“多窗”向“一窗”、从“专科”向“全科”改变,全市1754项单项事项和140余项“一件事”均可在任何一个窗口进行处理;聚集综窗变革效果,探究综窗下的“相关事项集成办”的新形式,将职业单事项综窗向“一件事”集成办窗口改变,现在13个国家要点“一件事”和2个省要点“一件事”全面落地,并完结省定标主题45个,创立本地特征主题事项86个。
推出两批7个“全市通办”便民服务点,将与大众严密相关的130项高频事项延伸下放,完结市镇同权、应放尽放。对镇办窗口工作人员展开政务服务“坐班训练”活动,保证下沉事项“接得住、接得稳、办得好”。到现在,市级高频事项下沉底层办件达8000余件。
上线政务服务数字地图,为企业大众供给更为精准具体的智能就事扶引服务,处理企业大众就事前期一切问题;建造宜城智能导办体系,辅佐综窗工作人员规范化收件,做到处理人员“有参照”、事项批阅“有规范”。湖北省首个以AI大数据模型为依托的“政务数字人”在宜城落地,有用提高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在襄阳市首先布局集成式自助终端机,打造襄阳区域首家“政务晓屋”,完结政务服务就近处理,并将自助终端延伸到镇(街)、村(社区),供给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