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q-gov.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q-gov.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q-gov.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q-gov.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大同市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新闻发布会_行业新闻_半岛体育app安全_半岛平台官方网站下载_半岛平台官方网站下载安装手机版
两轮电动车充电站哪个牌子好?选购技巧分享!

大同市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02-05 15:27:49 点击:910 次 来源:行业新闻

  12月13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主持人:大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大同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主任 殷雪年

  近年来,市人社局慢慢地增加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市县两级同频共振,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不断的提高。为帮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市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大同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中同志,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河芬同志,市社会保险中心副主任白嘉同志,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全市人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今年大同市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的相关情况。

  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实现人社业务就近办,高效办,多点可办便民目标,我们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压实主体责任,出台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狠抓工作落实。市县两级人社部门成立工作专班,通过试点工作标杆化、管理服务精细化、业务操作标准化、政策宣传常态化等举措,有力提升了人社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使这项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在我市取得了良好成效。

  我市依托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在全市各县区共建立了1944个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基层就业社保服务点,完成率100%。配置自助服务终端1817台,配置率100%,日常开机上线台,上线名系统管理员和业务管理员。服务点均已围绕“找工作、学技术、办社保、社保卡应用”开通了省定的40项高频次、低风险的就业社保服务事项,针对群众关切的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及缴费、资格认证、待遇查询、就业咨询等内容,面向社会开展服务,目前全市各服务站点已为群众办理就业社保业务73.4万件。

  去年,平城区和云冈区作为全省“强基层、建站点、就近办、优服务”第一批试点县区,为“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为借鉴“他山之石”,谋划“进取之策”,市人社局组织市、县工作专班成员,各县区选派的乡镇(街道)主任、村(社区)主任、便民服务中心或党群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100多人,赴平城区部分社区和乡村,实地观摩服务站点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实现了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同频共振,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全市人社部门重实际,求实效,一直在优化细化工作要求,全方面提升管理精细化程度和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市工作专班从4月起对各县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服务点基本情况做月调度;从7月“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服务点试运行开始,对各县区业务办理量进行周通报;在自助服务终端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又对设备使用情况开展常态化跟踪问效。各县区人社局与乡镇(社区)及行政村、居委会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就服务事项、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都作出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市工作专班建立了资金管理专户专账,县级统筹集中管理使用,有力保障了各社区和行政村的系统、设备高效运行并及时得到维修维护,服务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工作开展以来,市、县工作专班联合社区、乡镇,组织辖区基层服务点工作人员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培训,深化学习办事指南和操作手册,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就业社保信息服务系统操作和自助服务终端使用,熟悉就业社保40项具体业务的办事流程、办理方式、办结时限、操作步骤等,为推进我市“就业社保村村全覆盖”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11月初,市县工作专班还分别组织业务骨干深入辖区内的社区和行政村,全覆盖式地对所有服务点开展点对点培训和实时纠错反馈,力求通过面对面交流和手把手指导督促基层服务点工作人员逐步提升办事能力和服务意识,以过硬本领为群众提供高标准的经办服务。

  我市人社部门组织并且开展了“四进两知晓”“社保服务进万家”“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专项宣传周等政策宣传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公交车宣传屏、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图文、视频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全覆盖工作浓厚氛围,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就业社保政策送进社区、乡村、企业、校园。在“面对面”解读政策和服务事项时,市县人社部门聚焦养老资格认证、社保卡应用状态、零工岗位信息查询等高频服务事项,通过现场体验、当场办理、社区及村网格员上门走访服务等多种方式“零距离”提供暖心服务。市县两级共开展集中宣传9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余万份,持续提升了群众对便民服务事项的知晓度和接受度。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在强化服务质量、提升自助服务终端使用率、扩大社会知晓度上下功夫,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努力提升全市人社公共服务普惠化和便捷化水平。

  感谢杨建中同志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记者朋友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这一民生实事的具体服务事项、服务方式及实际办理情况是怎样的?谢谢!

  感谢记者的提问。就业社保服务点服务事项共40项,其中,就业服务19项,包括“找工作”类服务15项、“学技术”类服务4项;社保服务21项,包括“办社保”类服务18项、“用社保卡”类服务3项。求职登记、职位推荐、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社会保障卡状态变更等高频次、低风险服务都包含在内。

  近年来,大同人社部门一直在努力推进就业社保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与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实际是对这项工作的一个延伸,极大地便利了“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和偏远地区的人群。我们的服务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基层加载就业社保信息服务系统,工作人员正常提供窗口服务;二是行政村和社区设置自助服务终端,为群众提供自助服务和“帮办”服务;三是为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员提供上门办和代理办服务。

  现在,群众只要带上社保卡、身份证,在附近社区、村服务点就可以轻松办理业务,极大的提升了办事便利度,满足了群众“就近办”“楼下办”“多点办”“”的需求。目前全市各服务站点共为群众办理就业社保业务73.4万件。从后台数据看,我市通过就业社保信息服务系统和自助服务终端办理的业务量与之前相比,有显著提升。各县区之间业务办理量差距也有所缩小。在11月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对大同域内所有服务点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指导时,我们也发现,部分行政村外出务工人口流动较大和老龄化程度较高,办事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新设备的知晓率和普及度也还较低。怎样让惠民实事全面落地,让政策福利深入人心,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谢谢!

  全市有就业社保服务点1944个,这么多的服务网点,人社部门是怎样确保延伸基层的各项保障和监管全面到位的?谢谢!

  感谢记者的提问。我市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是依托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开展的,服务点一般设在分布广、密度大、基础条件较好的便民服务中心或党群服务中心。

  在建设服务点时,我们设置了基础保障标准,并统筹基层人员、场地、电脑、网络等资源,把就业社保服务事项纳入其综合服务范围。按照省厅要求,对办事场所标识的布置和宣传标语设置也都进行了标准化要求,给每个服务点划拨就业补助资金1500元/年,用于支持网络运行和宣传的专项资金。我们统一优化了办事流程,并通过省市县三级多次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保证服务质量。我们要求县区一级人社部门与乡镇、街道、行政村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以及双方权利义务、应急处置。我们制定了全市统一的信息系统用户管理办法,加强风险防范;建立上下联动机制,解决基层和群众遇到的经办困难;实行“五制四公开”,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服务行为;坚持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健全制度机制来保障工作有序开展,扎实落地。

  为确保监管到位,人社部门强化了对工作的指导调度,常态化开展市对县、县对乡、乡对村逐级跟踪问效,从严从实抓好责任落实,既确保服务延伸基层的各项保障全面到位,又确保活有人干,事有人办,民生实事能办实办好。谢谢!

  自助服务终端的具体功能,设备操作优势,尤其是在就业社保业务开展中的亮点都有哪些?谢谢!

  感谢记者的提问。“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意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自助服务终端是这项工作推进的有力抓手。

  自助服务终端功能全面,加载了“找工作”“学技能”“办社保”“社保卡应用”等40项高频次业务,并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在办理就业社保等业务时存在的困难,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了数据实时查询和业务即时办理。自助服务终端采用了轻量化、集成化设计,体积小巧,界面简洁,还搭载了安全可信的操作系统,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设备的稳定性。自助服务终端采用智能化的操作界面,?操作简单便捷,易于上手,群众只需提供社保卡或电子社保卡即可办理业务,而且终端内置网卡,即插即用,工作人能轻松携带设备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自助服务终端为办事群众构建起好办、易办、快办的“绿色通道”,尤其体现在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这一业务上。以前群众每11个月需完成一次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之前推广的线上办理虽然也有多种渠道,但要用到智能手机,老人年龄大了面部变化大,线上认证容易失败,子女帮助认证有次数限制,有些群众甚至需要跑到辖区内社保经办机构办理,极其不便。而现在用家门口服务点的自助服务终端做验证,机器采用双目活体认证,可快速捕获人脸,精准识别,让群众随时随地就近“秒”认证,打造人社服务十分钟认证圈。工作人员也可根据台账或依申请上门帮助特殊群体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上门资格认证服务7300余次。

  自助服务终端加快了人社服务改革成果惠及基层群众的速度,极大地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有效弥补了基层服务人员配备的不足,实现了基层服务能力的再次跃升。谢谢!

  谢谢白嘉同志。由于时间的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三位嘉宾的情况介绍和问题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

  希望新闻媒体持续关注我市人社工作,积极宣传全市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为推动我市人社公共服务事业蒸蒸日上助力。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