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充电站哪个牌子好?选购技巧分享!

AI赋能重塑金融新生态 多元创新引领市场新未来 2024年国内智能金融设备市场回顾

时间:2025-03-28 08:34:13 点击:910 次 来源:半岛平台官方网站下载安装手机版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全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是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着金融与AI等前沿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网点运营改革步伐显著加快,智能金融设备市场正快速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展望2025年,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推动网点运营改革成果落地,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智能金融设备市场随之也将迎来更多的爆发点。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银行机构线万家。随着银行网点对城市新区和重点县域的广泛覆盖,同时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轻型化发展,新增网点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网点总量实现了净增长。城商行网点总量更是连续多年实现逆势增长。尽管线上渠道办理的趋势日益增强,线下网点在服务特定人群、非标准化业务办理等方面仍然无可替代。特别是对于线上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的银行来说,广泛分布的网点布局依然是其重要的竞争优势。线下网点与线上渠道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银行的服务体系。因此,从长远来看,银行网点将继续维持现有规模。

  在智能金融设备领域,得益于金融信创等政策的叠加影响,2024年新增采购量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面对网点“高成本、低流量”的挑战,各大银行纷纷加快网点运营改革步伐,从经营模式、业务流程、软硬件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全面优化,以降低经营成本、释放人力资源潜力和提升综合竞争力。智能金融设备在新一轮改革驱动下加速孵化新品类,以替代部分现有设备或支撑自助服务场景的扩容,有望迎来更多的增长机会。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智能金融设备市场的主导权正逐渐掌握在少数头部厂商手中,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已大致确立。调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金融设备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依然由广电运通、长城信息、怡化等头部厂商占据。其中,广电运通连续17年位列智能金融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持续领跑全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六大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2024年的智能金融设备新增采购中,信创金融设备的采购比例已经接近100%。从存量设备来看,信创现金设备整体占比不到50%,非现金设备占比更低。未来随着部分旧设备逐渐达到规定使用年数的限制,市场在政策和旧机替换的叠加刺激下,将持续打开增量空间。与此同时,一些敏锐的厂商已经捕捉到银行业新一轮网点运营改革所带来的机遇,提前热情参加到新一代智能金融设备的研发与试点。凭借其前瞻性的布局,头部厂商在新一轮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将占据一马当先的优势,进而构建更高的行业壁垒,持续强化其市场领导地位。

  当下网点承受着固定成本高、资源错配与浪费等经营成本压力,同时受线下流量锐减、高价值金融服务占比低等掣肘,整体产出持续走低,向运营要效益愈加迫切。进入2024年,借助AI技术的赋能,银行网点运营改革的步伐加快,传统的智能金融设备正在拓展新的形态和应用场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在1.0时代,为提升服务效率和释放柜面人力资源,银行开始大量部署自助终端以替代传统的ATM和柜台服务。然而经历前期粗放发展,网点自助终端种类非常之多且体积非常庞大,导致经营成本高企,难以满足当下银行网点轻型化、特色化的发展需要。为此,在2.0时代,大型银行积极探索智能柜台的轻量化、模块化升级,以替代原有的自助终端。例如,2024年工商银行部署新一代智能柜员机,便创新采用模块组合设计理念,将原有多款非现金终端转变为主柜、票据、制发卡等不同模块,可根据不同网点的实际的需求进行灵活搭配。而在AI赋能下,智能金融设备正展现出新的可能。如工商银行从客户视角出发持续升级智能设备UI,通过融合AI数字人等技术,逐步降低使用门槛和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在搭载数字员工“工小征”后,客户只需说出想办的业务,智能柜台便会弹出相应功能,让用户交互变得更简单高效。

  此外,传统产品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容。如在2024年,建设银行实施了业界首个清分机上高柜模式。传统高柜一般都会采用点钞机辅助工作,但存在假币漏检率高、经营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升级版清分机支持数十种国家货币,具备多币种真伪、面值、面向等特性的AI动态自动识别和智能分拣能力,应用在高柜后能更好地提升办理效率和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据悉,该模式示范落地后在业内引来效仿,已吸引众多银行开展试点,有望实现规模化推广。

  AI技术在不断激发智能金融设备潜能的同时,也正成为未来银行网点转型和服务延伸的关键驱动力。部分银行从客户体验出发,推动业务流程的重构,将高频交易进行整合和优化,在高柜、低柜等场景中深化自助服务,从而催生出全新的产品类别。例如,在高柜场景中,为实现业务的智能化和集约化处理,云柜模式在AI技术的推动下应运而生。2024年,邮储银行云柜项目正式开启招标,并加速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该终端自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以来,通过“客户现场操作+云柜员远程集中作业”的创新模式,为客户提供业务审核、业务办理、引导及咨询服务。该模式有效利用了闲置高柜资源、释放了人力资源,并明显提升了服务能力,成为业内网点运营改革典范。此外,在低柜场景中,新一代智能低柜正逐渐崭露头角。传统低柜仅仅是将高柜终端进行简单迁移,但依旧存在流程繁琐、业务单一、布局混乱等问题。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正与各大厂商紧密合作,融合AI等先进的技术,研发集功能多元、高度集成、灵活组合于一体的智能低柜,旨在提供更高效、更具人性化的服务。

  此外,AI与助农终端的结合,逐步推动服务下沉,加速城乡服务一体化进程。截至2023年末,全国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已达到66.07万个。然而,随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提升,原有的终端由于功能单一,逐渐不足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在2024年,青岛农商银行等区域性银行纷纷启动了新一代助农终端的更新换代工作。各大银行应用活体检测、证件识别等AI技术,与各大厂商研发更适合基层部署的新一代轻型终端,持续推动全域助农网点升级。同时,在政策引导下,助农终端正从单一的金融服务向“金融+政务”的综合服务转型。各地政府将政务民生、社保就业等服务平台应用于助农终端,让高频业务“家门口”便捷办。例如,山西将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高位推动,部署2万多台自助服务终端,集成40项高频业务,为群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未来,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和AI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助农终端将搭载更多功能,衍生出更多形态,适用于更多场景,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更加核心的作用。

  在未来的网点运营改革中,AI、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正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诸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正在积极地推进AI机器人的多领域应用,旨在替代网点、金库等场景的重复性工作。例如,为解决现金处理效率低下和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工商银行引入本外币配钞数智化解决方案。该方案的最大亮点在于利用货币识别算法、AI机器人等技术,实现了本外币“线上下单、线下直配”的全流程数智化。即客户可通过线上平台预约本外币领取,设备实时接收订单并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实现了安全和效率的双重提升。同时,部分银行也在积极探索机器人在迎宾接待、介质交付等场景的应用。例如通过机器人在高柜甚至大堂内的自由移动,实现现金、银行卡、凭证等介质的自助交付,提供更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

  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的应用,机器人将承担更多角色,可能是贴心助理、搬运助手,甚至是财富顾问,并构建起全旅程的智能服务闭环。由AI与机器人驱动的网点革命,不仅重塑着物理网点的存在形态,更重新定义了金融服务的内涵。智能金融设备将深层次地融合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通过替代重复性工作和赋能高价值业务,持续巩固其在传统金融渠道中的核心地位。银行网点将从功能性的交易场所,进化为有温度、懂需求的智慧金融生活空间,在精准预判需求的同时传递有温度的价值体验。

  在政策加码与AI技术突破的推动下,网点运营改革已经驶入了“快车道”。各大银行正采用“智能终端+”模式重塑服务生态,推动金融服务场景的广泛升级。国内智能金融设备市场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与此同时,以广电运通为代表的行业领先企业,已经将业务拓展至智慧财政、数字支付、企业征信等专业领域,构建了“AI+专家”的复合型服务能力,与客户进行深度合作。展望未来,智能金融设备将向“全场景覆盖、全流程自助”的更高阶形态加速演进。领先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和广泛布局,将在新一轮网点运营改革中稳固立足,引领智能金融设备行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